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节 (第3/3页)
最牛叉最强的巨头!” “回到国内来说,大家都喊着五菱神车五菱神车,但他们的全名叫上汽通用五菱,里面有通用集团百分之四十四的股份,上汽百分之五十点一,而五菱自己的股份,才百分之四点九。” 罗佳是一个擅长做市场调研的人,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嘛。 可当罗佳调研到汽车产业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 国内车厂和境外巨头,搞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他简直是在矬子里拔将军,拔出了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三家,规模虽然不太大,但血统还算比较纯正的企业。 事实上国内还有一家,长安,排名第七,年产能一百多万。 但长安的大股东是兵装集团,后台太硬,除非他们自己主动,否则罗佳想拉拢他们也拉不动。 再往下数的话,上汽的自主品牌排名第十四,广汽的自主品牌排名第十五,东风的自主品牌排名第三十九。 一汽的自主品牌最有趣,排名第三十八,年产能才十万辆,要知道,那可是堂堂的华夏第一汽车啊,当年创建一汽的那帮老人家,知道如今这情况,会不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 罗佳顿了一顿,认真的说,“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欧阳教授从我们这里离开之后,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他老人家透露说,最近可能会有些改变。” ...... 东京,霓虹产业革新机构,简称incj。 很多国内民众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事实上,霓虹产业革新机构的地位无比重要,必然将在二十一世纪留下深刻的一笔。 霓虹产业革新机构是干什么的呢? 简单来说,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力挽狂澜于既倒。 当索尼,日立,东芝,这些显示面板企业,被华夏和韩国打的即将崩溃之时。 是产业革新机构站了出来,出资组建霓虹规模最大的显示面板企业,jdi,整合各方力量,重新加入战争。 当东芝因为收购北美西屋核电,导致巨额亏损,眼看就要破产,不得不卖出旗下最赚钱的存储芯片业务时候。 华夏这边,由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出面,组建了一个财团,开出比竞争对手高百分之四十的价格,准备全力以赴,收购东芝存储。 如果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本应该是谁出价最高卖给谁。 可这时候,又是产业革新委员会站了出来,阻止鸿海收购,也把三星为首的韩国财团挡在门外,以低价,将东芝存储卖给了华尔街。 由此便不难理解,这个霓虹产业革新委员会的使命,是救助陷入困境的霓虹企业,同时竭尽全力打击韩国和华夏的竞争对手。 而且他们干的很不错,华夏一直想从霓虹买些高精尖技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怎么成功过。 比较成功的例子,大概要算鸿海收购夏普了吧,但那也并不是霓虹的核心技术。 再例如海信,他们只从东芝买到了日落西山的电视业务,真正核心技术和业务,霓虹是不会卖给华夏的。 现在,星辰科技这个可怕的敌人,开始试图挑战霓虹的根基,汽车产业了。 虽然目前看来,星辰科技的合作伙伴,只是全球汽车领域的小玩家。 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家全部加起来,也才不到三百万辆的产能,而全球汽车年销量,足足有九千万到一亿辆之多。 但他们毕竟是星辰科技啊,产业革新机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意把相关企业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除了两大电池巨头松下和索尼,还有丰田,本田,日产为首的汽车厂家,更有以霓虹电装为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众所周知,汽车是地球上最大的产业,但整个汽车产业,其实又分为两大类,即整车和零部件。 零部件每年的销售额,是整车的一点五倍之多,而霓虹有足足二十六家企业,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不仅远远超过我国的八家,同时也超过排名第二的北美,以及排名第三的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