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344章 缩头乌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缩头乌龟 (第2/2页)

邯郸大会战,他那勇冠三军的威名传遍四海、妇孺皆知。
  别说吕不韦,连桓齮都不禁一哆嗦,站在原地没敢迈步。
  吕不韦虽然差点儿尿裤子,头脑却还清醒,反应很快:
  “传令立刻弃营撤回函谷关,桓将军,你殿后且掩护,安全回国后定有重赏!”
  不过,吕不韦还有点人心,匆忙逃跑中没忘给蒙骜送出撤退的命令,才使蒙骜不至于全军覆没。
  但信陵君也已经得到朱亥的通知,与唐雎、李牧分头追来,力图把蒙骜夹在前后合力包围。
  尤其李牧的骑兵速度快,没有多久就与他们首尾相望。
  王翦知道,如果被他缠住就意味着毁灭,便向蒙骜请求:
  “让我去抵挡李牧,您率部队快速撤离!”
  留下,必死无疑,但为了挽救二十万大军,就必须有少数人做出牺牲。
  而且现在也只有自己和王翦能够敌住李牧,很少动感情的蒙骜不禁热泪盈眶:
  “好兄弟,多、多保重,尽可能,尽可能、回来。”
  时间已不容许他再多流泄别情,拨马转身发出命令:
  “全速,前进!”
  蒙骜平日待部下宽厚,战场上却执法严厉,违令必斩,所以将士们既尊重他又畏惧他。
  无论处境如何都是遵令而行,不敢乱说乱动,即使现在后有强敌追逐,仍能保持有序地撤退,而非溃逃。
  王翦的武艺并不比李牧差,而且怀着必死的决心与李牧拼命般争斗。
  所以尽管兵少,李牧短时间也难以把他制服。
  不久信陵君和唐雎赶到,就把他“移交”了:
  “公子,你们收拾他吧,我去追蒙骜。”
  唐雎看了王翦和那几百秦兵一眼,招招手,便过来五千弓箭手把他们团团围住,然后冷冷地说:
  “投降吧,否则就全都变成大刺猬!”
  王翦也是冷笑:
  “我敢站在你面前便没怕死!
  射吧,我眨下眼睛就是懦夫!”
  唐雎当然不会客气,扬手就要发令……
  “休要放箭!”
  信陵君突然拍马赶到。
  “公子要抓活的?”
  唐雎有些不解,因为王翦这样的人不会让你活捉,更不会投降。
  信陵君摆手:
  “放他走吧。”
  “放走?”
  唐雎更加惊讶:
  “他可是个劲敌呀,怎可纵虎归山?”
  “他为了掩护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让我很钦佩,杀讲义气的人我于心不忍。”
  唐雎叹口气:
  “昔楚王不杀晋文而被逼于城濮,今公子义释王翦,能保日后不受其害吗?”
  王翦也在马上拱手致意道:
  “蒙公子两次施恩,王翦感激涕零。
  然而,我是秦国之将,就只能以更大的忠诚去为秦国而战。
  公子也不会希望我因私恩而废国事吧?
  唐先生说得对,日后在战场上我将成对您威胁最大的敌人。
  所以您不应该放掉我而为自己留下后患。”
  信陵君叹口气:
  “我惟行己之道,顾不上个人的利害啦!”
  但后来,王翦果然成为帮助秦始皇扫平六国的重要将领。
  而且就是他的儿子王贲攻进大梁,灭掉魏国……
  吕不韦以他“从军”以来最快的速度逃向函谷关。
  一路上换了好几次驾车的,不要仪仗,不要尊严,只要“快!”。
  而且还命令随行部队节节抵抗追兵,最终使秦军以惨重的代价保障他逃回咸阳。
  这次战役,秦军损失三十余万。
  王龁等近百名各级将领阵亡,军械物资在狂奔中沿途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坦率地说,如果不是楚、韩、燕等军为收敛财物而耽误迟缓,吕不韦还不一定能够逃脱。
  这也许是吕丞相故意用来“买命”的一条妙计呢。
  在这次战役中,王龁、蒙骜、桓齮、王翦、李信等都是一代名将,却一败涂地,更使吕不韦感到信陵君确实大大的厉害。
  从此再不敢张罗出去“立军功”。
  他命令各将严密把守住各关口,不可一世的秦国成了缩头乌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