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270章 疑神疑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疑神疑鬼 (第1/2页)

尽管如此戒备森严,营中仍然疑神疑鬼。
  夜里几声马嘶,一个人的梦话,却曾引起全军的轰动。
  于是有人悄悄说可能是“闹鬼”。
  长平坑杀了四十万,邯郸被围后死的还要超过这个数。
  战乱中祭祀供献都非常匮乏,甚至连活人都顾不上了。
  冤有头,债有主,这么多饿鬼,能不找咱们秦国人来算帐吗?
  这种“鬼话”,蒙骜这个档次的人当然不信。
  但下层士兵们对一切不能以人的思维来解释的现象,向来都是委诸于鬼神。
  在没捉住这些连大将军都能袭击的“人”之前,他们宁可相信这都是“鬼干的”。
  可怜不可一世的秦军,竟患上了“恐鬼病”。
  总在忧虑每多杀一个人,就会多一个讨债的冤鬼。
  致使军队的杀伤力大大下降。
  为了祈求鬼神别再讨债,香、烛成了热门抢手货。
  有需就有供。
  有头脑的供应商很快就云集在邯郸秦营四周,以数倍于常价出售,还供不应求。
  可惜关、司两大商家还不满足,一心想垄断市场,便在营外开辟了“第二战场”,竞相降价出售。
  虽说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可怜那些靠肩担背负谋斗升之利的小贩们,如何是豪门的竞争对手?
  耗了几天就连食宿都没了着落,只得以低于“市价”抛出后,落荒而逃。
  许多人因缺乏路费,死在途中……
  王龁也不信有“鬼”,因为他深知袭击自己的是一个人:
  他个子不高,虽在仓促间没看清面目,但在跃起奋击的刹那间,却让人感到一股阳刚杀气扑面而来。
  绝非鬼魅的阴寒所能比拟。
  那一击之猛,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之力,而不是虚无飘渺的“鬼气”。
  幸亏多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养成了哪怕只是升帐,也要顶盔贯甲披挂整齐的好习惯。
  才没被碎头破肚保住了性命,脸却被破了相。
  砍开一条从右额上角到左侧下巴的大伤口。
  右眼几乎不保,肉薄之处都露出骨头,疼得他当场就晕了过去。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判断出刺客是个“左撇子”,哪有这样的鬼?
  蒙骜等军医给王龁处理完伤口包扎好后才请示:
  “怎样向大王报告?”
  王龁知道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如实汇报必受严厉处分。
  众目睽睽之下又不敢隐瞒,心中烦燥,不禁叹气:
  “伤口痛得很,你看情况处理吧。”
  由蒙骜出面有两个好处:
  一是他很有心计,能把事情处理得较为妥善;
  一是他若不说实话秦王查究,自己也有推脱的余地。
  蒙骜知道“偷袭”事件当时就已经惊动了御营,隐瞒真相将适得其反。
  便把当时的具体经过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