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269章 巧刺王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巧刺王龁 (第1/2页)

这一招真灵,战斗果然停止了。
  一问番号,还果然都是秦军!
  听到报告,王龁的眼睛都气直了:
  “去!继续这么处理!”
  强行制止的效果虽然很好,但他身边的保卫力量却减弱了。
  盯准王龁的位置,李同向同伴换了一把“工兵锹”挟在断臂之下。
  在人群中一步步朝着王龁往前挪。
  此时停战后的士兵们成群结队的回归营区,从王龁的附近经过很正常,没有引起他和卫士们的特别注意。
  所以李同走到只有几步远的地方才被发现,一个卫士急忙大喊:
  “站住!哪个营的?”
  李同却不慌不忙地也大喊了一声:
  “报告!”
  又向前跨了一步。
  秦军中有一些后台硬并且能行动的伤残兵。
  他们为了能多积些军功给日后养老,就托人情走后门,留在部队继续服役。
  虽不能到一线作战,但可以收发传递信息,外出化装侦察,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也都不白吃饭。
  李同断了一臂,身着秦军服装,又没带武器。
  王龁真当他是来报告军情,便向卫士们一摆手,示意不要阻挡。
  但李同向前运动的速度却引起蒙骜的怀疑:
  一个普通残兵能有这么敏捷的身手?
  立刻也大喝一声:
  “停步!”
  可惜却慢了半拍,李同左手抽出工兵锹用力抡起朝王龁脸上劈下。
  与此同时,王龁身边举着火把的军兵也都被刺倒,周围立刻又陷入一片漆黑。
  只听见王龁啊呀一声怪叫,卫士们纷纷扑过去救援,也有人高喊:
  “快来抓刺客啊!抓刺客!”
  本来已经恢复正常秩序的秦军听说大将军遇险,又乱了起来。
  在王龁挨打的同时,蒙骜也遭到袭击。
  但他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右手始终按着剑柄,闻声辨迹;
  对方的戟尖还没刺到身上,他就已经抽出宝剑;
  翻腕一挡,顺势削下,不把那枝戟割飞就会削掉对方的手腕。
  那人知道厉害,踉跄后退,摔倒在地……
  卫士们知道王龁被刺,立即大喊:
  “抓刺客呀!”
  周围一片响应,此起彼伏,越传越远。
  蒙骜明白:
  这样喊下去势必造成人心惶惶,引起新一轮的骚乱,只会对敌人有利,便急忙下令:
  “你们几个把王将军护送回大帐;
  你们几个分头火速传令各部队,加强对自己驻区营栅防守,不许放走一个敌人!”
  论说蒙骜采取的应急措施非常正确,在目前的情况下捉一个都难,更不可能全歼;
  所以,还应把希望寄托在“天明”。
  估计天快亮了。
  已经大闹秦营,又赠给王龁一锹,无论是死是伤都是一个意外的巨大收获。
  足以起到从精神上打击秦军的预定效果。
  再闹下去虽然还能找到机会,可就过于冒险了。
  李同并不想非死在秦营当英雄,既已心满意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