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舍身取义 (第1/2页)
平原君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接受批评,他听懂了李同对自己的责备,脸红了: “您说的对!赵胜鄙陋,实是目光短浅,去吧,祝你们一战成功,胜利归来。” 又经过慎密的研讨、修改、补充,一个完整细致的作战方案终于形成了。 但在最后决定“敢死队”和带头人选时又发生了争议。 这是一个极具风险却又激动人心的任务,希望能参加的人很多。 廉颇先叹口气: “我知道自己是没资格了,派庞煖去给你当副手吧,让城防军也出点儿力。” 李同婉言谢绝: “守城诸将各有其责,已经无人替补。 庞将军身负重任也不应轻入险地,此去吉凶难测,就由李同一人任之吧。” 禽滑继却接上了: “你虽然非官无职,但毕竟是一队之长。 责任也很重大,也不可须臾离开,所以应该由我带头。” 说实话,从策划这次行动起他就做好了打算。 他倒不是想获得什么荣耀,却认为自己到邯郸以来只是零敲碎打。 希望能以不惜一死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且在李同刚提出这个设想时,自己曾有迟疑态度。 以后虽然积极参与,却仍怕被李同怀疑自己那时是出于胆怯。 但他也遭到拒绝,李同微笑着摇头: “不,谁也不能代替我。” 禽滑继不禁瞅了他一眼: “可见我不如你!” 李同何等聪明?已听出禽滑继的情绪不对,忙笑道: “先生不要误会,请听我解释: 您几进秦营,出入如无人之境,屡建奇功,已足令秦人胆丧,远近闻名了。 才、艺远在李同之上,比我更有能力率队出征。 但赵国丧败之后,邯郸又被围攻年余,所受损失巨大,虽然还能坚持,终觉气馁; 所以必须由赵国人自己亲自实施第一次反攻,才能振奋人心,让国人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从我个人来说,不但长平四十万皆为同伍兄弟,还有哥哥、嫂子、小侄子和我的一只手臂也都毁于秦人发动的战争; 三命一臂之仇如骨哽喉,这第一次反击如果不由我任先锋,他日何颜见亲人于九泉之下? 坦率地说,此行确很危险,李同一介草民,怀着国恨家仇打这一仗,胜壮国威,死不含悲。 先生的能力,高我十倍。 我就是死在敌营,这支队伍有您支撑保卫邯郸。 不论生死存亡,我都没后顾之忧了,诸位就让李同了此心愿吧!” 说着,一拱到地,不觉泪流满面。 一番话,既不贬低禽滑继,又阐明了必须由自己率队出击的理由。 禽滑继的初衷是由自己去担最大的风险,但代人消恨,总不如让他亲自手刃仇敌心情更舒畅。 做为武士,他能够理解李同,只得笑了: “常言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欲‘杀身舍生’,仁义也不可得了! 去吧,不跟你争了!” 又紧握住李同的手小声说: “如果你真回不来了,我必杀百敌为你报仇!” 这样的承诺有点儿不近人情,却合武士的口味。 李同使劲握住他的手用力摇了两下: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