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年生活 (W oo1 8 . V i p) (第2/3页)
地过了个年。 只有傅询知道,韩悯还是很生气,生气到这几天都没怎么和他这个“老糊涂”说话。 他二人在一块儿快四十年,总是高高兴兴的。 除了有一回吵架——他们自己都不记得为什么吵架了。韩悯连夜收拾东西,要出宫去找温言,最后还是被傅询拦下来。韩悯在殿里睡,傅询去书房。结果后半夜傅询就摸回寝殿,两个人抵足而卧,说了一晚上的话,又好得跟什么似的了。 正巧近日,永安城的大型广场落成,还未开放。傅询为了哄他,准备先带他过去走走。 马车辚辚,驶过重新翻修过、比原先拓宽不止一倍的玄武大街。街道上熙熙攘攘,仔细看看,还有许多外邦人。 韩悯坐在马车里,撑着头看向窗外。傅询见他神色稍缓,唇角有笑,便知道他心情不错,这才过去握住他的手。 韩悯一顿,看了他一眼,还想把手收回来。傅询握得紧,不肯松手。 最后两个人还是牵着手下了马车。 傅询给他披上大氅,又把他的手拢进衣袖里:“天这么冷,你大病初愈,还是留意点好。” 韩悯没有理会他,却看向新来的起居郎,他正在奋笔疾书。 “这个不用记。” 年轻的官员拿不准主意,笔尖一顿,却听圣上道:“记。” 傅询又对韩悯道:“帝后乃世间夫妻楷模,你不让他记,世间夫妻怎么知道如何相处?” 韩悯轻声叱道:“胡言乱语。” 官员写字的动作不停。 广场是新建的,十分广阔,作为日后百姓庆典的场所。两边分别有十二个铜铸神兽,正中是一个高大的石碑,刻的也不是哪位王侯将相,而是几个文人一同撰写的短文,阐明新法用意,忠告后人,见字如面。 还没出年节,天气还是冷,才走出没两步,天上就飘起了小雪。 白雪很快就将青黑的石砖地覆盖,随行的内侍与侍卫跟得远,两人并肩而行,在雪地上留下的行走痕迹,也很快被白雪掩去。 两个人都不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了,走得不快,却也不用身后人上来搀扶,他二人互相扶着对方,走过二十四樽铜像与石碑。 正像是一同走过的六十余年。 * 回去的时候,两个人就和好了,牵着手,连走路也挨在一起,咬耳朵说悄悄话,全然不像是老人家。 马车经过奶茶馆的时候——永安城中原本没有这个,但是韩悯爱喝,百姓们也觉得不错,商户就趁势在城里开了铺子。傅询让马车停下,也不派人去买,自己牵着韩悯过去。 “只能喝半碗。” “好吧,但我想要花生糖。” 铺子外边搭起棚子,摆着桌椅,韩悯坐在外面等着,等着傅询把东西给他拿出来。 不一会儿,傅询就端着半碗奶茶与一碟花生细粉糖出来了。韩悯拿着糖块,咬了一口,含在嘴里等它慢慢化开,还有半块糖,傅询凑过去吃掉了。 他扭头望了望四周,最后拍了一下傅询:“老不羞。” 傅询不语,两人分别含着半块糖,等甜味化开时,韩悯伸手碰了碰他花白的鬓角:“我病了这么些天,也没有人给你染头发。” “回去就染。” * 福宁殿还烧着地龙,很是暖和,用过晚膳,宫人将韩悯常用的染发膏制好了端上来。 韩悯从前给几位老人家染头发,再后来,傅询也生了白发,他就也给傅询染。染发膏他自己调试过很多次,最后得到了最好的配方。 他换了件旧寝衣,让傅询过来坐好。这件旧寝衣是给他染头发的时候专门穿的,东西染到衣裳上不容易洗干净,衣袖上就有两三块污渍。 却不想这回傅询从宫人那里接过东西,反倒让他坐下。 韩悯看了他一眼,只好顺他的意,散开头发:“好吧,你来。” 他的头发一直都又细又软,就连病中也是这样。傅询拿着小刷子,小心地帮他把银白的地方都遮住。 一份染发膏两个人分着用,互相给对方染了头发,就坐在一起等着。 韩悯一抚掌,忽然想起一件事:“忘记给你染胡子了。” 傅询拿起小刷子:“还有一点。” 韩悯接过刷子。因为年少时挑灯写字,现在看得不是很清楚,得凑近了看,才能抹匀。韩悯把他的胡子也染了染,最后用指尖挑了一点,按了按他的左边眉毛。 “你的眉毛还缺了一点,给你补上。” 年轻的时候在战场,傅询的眉毛被箭矢擦过,所以缺了一点。他老了之后格外臭美,常要韩悯给他画眉毛。 韩悯端详了一会儿,就在他身边坐下。 烛光昏黄,仿佛昨日,韩悯才玩笑似的、第一次帮他染头发。 只过了一日,他二人就一起白头了。 仿佛也是昨日,韩悯在案前写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