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节 (第2/2页)
整夜未眠。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钱真的很重要,谁都无可否认。 但人都是有家的。 他想起自己出生的村子,村子西面是一座山,山上有甘甜的泉水,泉水涔涔流下,在山脚汇成小溪,小溪从村子里穿过,汇入那条叫淮河的大河。 小的时候,张东宁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河边游泳,摸鱼,嘴馋的他们在河边升起火堆,用树枝把抓来的小鱼穿起来,架在火上烤。 虽然他们连盐都没有,但是那一条条烤鱼,可真香啊,咬一口晶莹的白色蒜瓣肉,美妙的味觉充斥嘴巴和鼻腔。 尽管张东宁已经财务自由了,他吃的起更昂贵的三文鱼和鱼子酱,但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鱼,还是来自家乡那条叫淮河的大河。 到明年,父母就要满六十岁了,也不知道父亲的老寒腿,是否依旧会在每个刮风阴冷的季节,隐隐作痛。 尽管张东宁还有一个妹妹,但妹妹已经嫁人,远在长安,家里只有父母,而父亲和母亲,他们都已经老了。 天蒙蒙亮,张东宁进厨房煮了一杯咖啡。 厨房里,摆着从华人超市买来的油盐酱醋,鸡精,郫县豆瓣酱,还有半瓶老干妈。 张东宁看着自己的厨房。 已经来德国十年了,可他还是没能爱上啤酒和肘子,他爱酸辣土豆丝,爱吃豆芽菜,爱吃饺子和汤圆,爱用老干妈伴白饭。 端着咖啡回到客厅,张东宁深深呼了一口气,按照狄五常留下的名片,拨通了电话。 九月,第一本纯汉语顶级学术期刊星辰,正式创刊。 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接到罗佳秘密指令,向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华夏精英们,吹响了回家的,集结号。 第66章 180hz 随着星辰科技向越来越高的领域发起挑战,人才,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 每每看到昆山工厂里,那十六台尼康牌曝光机,罗佳就感到胸闷。 他敢打赌,fx85型曝光机的成本,不会超过两千万。 然而国内没有类似的技术,尼康就是敢把这种机器,以每台两亿,这种丧心病狂的价格,卖给国内客户。 至于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顶级光刻机,更是卖到每台税后十二亿元。 不但贵,你还买不到。 到目前为止,整个华夏,只有中芯国际,想方设法拿到了一台asml顶级光刻机。 这就是现实啊。 华夏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只有一台tokki顶级蒸镀机,也只有一台asml顶级光刻机,这样的进度,何年何月才能打破列强对于尖端科技的垄断。 所以这次,罗佳给了人力资源部艰巨的任务。 狄五常带队,奔赴亚洲,奔赴欧洲,奔赴北美洲,奔赴全世界,逐一拜访那些我国在境外工作的精英。 毕竟罗佳脑袋里的知识再多,也不能像魔法那样,随手一挥,就把产品做出来,他需要庞大的人才储备,来逐一挑战这些霸权。 只不过,那会是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 车在2012实验室的停车场停下,罗佳和安然打开后备箱,抱起两个沉甸甸的纸箱。 一个箱子里是星辰期刊,另一个装的是显示屏样品。 对于这个地方,罗佳算是轻车熟路了。 作为华为公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罗佳现在无需通报,便可以长驱直入。 行政部两个小伙子,接过他们手里的纸箱,而一路上遇到的华为员工,都在亲切的和他打招呼。 “罗总来了。” “这次罗总带了什么黑科技?” 罗佳笑了笑,让李默然把一箱星辰期刊放在桌上,然后拿起几本,扔给身边的华为员工。 “你们以为黑科技是母鸡下蛋,一天下一个?” “黑科技是没有的,但有我们搞的学术期刊,大家看看吧。” 说完,罗佳从箱子里拿了一本,去往巩向东的办公室。 罗佳刚离开没有多远,就听到他们发出的惊呼。 “天哪,是关于能量波的理论研究!” “论文终于出来了吗?快给我一本!” “别抢啊,咱们俩一起看。” “竟然是全中文版的!” 研发中心陷入混乱和疯狂,人们等待星辰科技关于能量波的论文,实在等的太久了。 每个人都想知道,引领这场无线革命的黑科技,究竟怎么实现的。 只是他们恐怕做梦也没想到,拿到手里的论文,竟然全是方块字,是一套完全由中文编写的期刊。 “外面怎么回事?” 巩向东打开门迎接罗佳,却发现整个研究院都快爆了,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捧着一本貌似杂志的东西。 罗佳把手里的星辰期刊递给巩向东,他关上门,坐在沙发上,打开目录页。 随后,巩向东心中掀起狂涛骇浪。 和所有第一次见到这本期刊的人一样,他迅速被上面的内容所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