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招说:魏晋南北朝_第118章 胡太后掌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胡太后掌政 (第1/2页)

萧衍的后半生很长,因为他活了八十几岁。而北魏没有这么长寿的皇帝,他在萧衍在位期间,就换了好几名皇帝。
  看来,信佛能长寿,真的有道理的。
  北魏孝文帝南伐期间病重,命司徒元勰派人前往洛阳,请皇太子元恪到鲁阳登基即位。不久,孝文帝驾崩,元恪在鲁阳即皇帝位,是为宣武帝,改年号为景明。
  宣武帝居丧期间,政柄委任“六辅”。
  元恪在位的时间只有十六年,他这十六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建新都洛阳,拒绝鲜卑族遗老们返故里的建议,巩固了孝文帝的改革。
  第二件事是南伐。公元500年,宣武帝趁着南朝正处于南齐末帝萧宝卷的昏暴统治下,开始南伐,直到公元508年,战事才告结束。此时,北魏已经占领了扬州、荆州、益州等地,领土疆域大大向南拓展,国势盛极一时。
  第三件事是,取消子贵母死的制度,让胡灵皇后可以活着。这个做法,当然是仁义,可他没想到的是,取消此制度,胡灵皇后得以活着,也真的如当年拓跋珪担忧的那样——后宫会干政,胡灵皇后果然干政。不过,不管后宫如何干政,不残杀人命,总是正确的。
  如果上天给宣武帝长一点寿命的话,他可能会有再大一点的贡献,可惜,没有,他的寿命和他父亲一样,也停止于三十三岁。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初十日,宣武帝患病。正月十三日,宣武帝在式乾殿去世,时年三十三岁。
  孝文帝病死于三十三岁,宣武帝也病死于三十三岁,看来,人能长寿,基因很重要!
  拓跋氏的皇帝,没有长寿的,这是基因注定了的事。
  宣武帝驾崩后,他六岁的皇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也是北魏走向没落的开始。
  元诩是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为宣武灵皇后胡氏,也是拓跋氏当中第一个儿子当了皇帝,而她没被赐死的母亲。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感到幸运,不该再有什么野心了。但是,胡灵太后野心很大,那就是,她要掌控朝政!她要做第二个冯太后!
  胡太后,名字失考,《北史演义》称胡仙真,司徒胡国珍之女。她能嫁给宣武帝,和一名尼姑有关系。
  而这名尼姑,正是她的姑姑,很能讲解佛理。
  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就进入宫廷讲授。她在进宫的时候,经常暗示左右的人说胡氏的容貌德行。
  宣武帝听说胡氏长得漂亮,不觉动了心,就召进后宫,一见之下,为之倾心,便纳为妃子。
  当时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所以,在宫廷之中,妃嫔们相互祈求祝祷,都希望生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只有胡氏常对夫人等人说:“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
  等到胡氏怀上身孕,与她同列的妃嫔们还因旧例为她感恐惧,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