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招说:魏晋南北朝_第55章 充满智慧的王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充满智慧的王猛 (第1/2页)

王猛,山东人,出身在贫寒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王猛小小年纪,便去卖畚箕为生。
  这是我们出身贫寒的家庭的人,都会有过的经历,那就是年轻即要为生活而吃苦。
  王猛后来成为名臣,当然不是吃苦就可以的,因为卖畚箕这样的苦活,我们一般人都吃过。为什么我们平常人就成就不了大事业?
  出身一样,年轻就为生活奔波,这不意味着能成事业。
  王猛之所以能成就事业,是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同时也没耽误下做另一件事情——读书!
  这是他改变命运的至关因素。
  世界上最能提升自己,也最容易做到的事,就是读书。
  当然,不是指读课本的那几本书,而是博览群书,最后达到了通的境界。
  读书,读到娱乐,这是很低的境界,顶多让你的人生不会那么无聊寂寞而已;读到了知识,这是中等境界,让你掌握了很多知识,成为有知识的人;读到了通,那就是最高境界了。所谓的通,就是以所读知识为本,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看待问题,总能抓住本质,处理世事,总能游刃有余。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无一不成为智慧的人。
  王猛在为生活奔波的同时,让自己读书达到了通的境界了。
  人一达到通的境界,那总能遇到欣赏他的贵人。
  我们老是埋怨上天没有给你遇到贵人的机会,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你不是智慧的人,遇到贵人,人家也不会鸟你。
  王猛不但遇到贵人,他的还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一点:选择贵人!
  这就牛了!
  后赵的侍中徐统见到王猛,见而奇之,顿时觉为天人,真是诸葛亮一类的人物,当下要提拔他为功曹,但是,王猛拒绝了,因为,他料定后赵不长久,同时看到后赵那些高层,个个残暴之人,自己去帮助他们,等于是助纣为虐。而真正智慧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帮助恶人上的。
  这是王猛的高明之处,因为他掌握了人世间最高级的智慧:洞悉人性,掌握形势,了解规律!
  他正是基于这些,所以,拒绝了后赵的官职。
  王猛当然是不甘心就此埋没一生的,所以,他除了等待之外,还会主动出击。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北伐,驻军灞上。
  王猛决定去见一见桓温,万一有机会的话,他希望为东晋效力。
  这时的王猛,已经不是无名之辈了。
  桓温自然也听说了王猛的名声,所以,接见他了。
  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完全是寻常百姓的模样。
  桓温有点轻视他,但既然见了,那就请他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王猛一边扪虱子,一边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这是一个令人不容轻视的人!
  一个人,敢于穿着普通,要不,他就是普通人;要不,他就不是普通人!
  当然,这句话完全是废话。
  而王猛,绝对不是普通人。
  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