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以虎搏兔 (第1/2页)
论说蔡泽的作战计划部署得相当周密。 不与占有相对优势的联军正面决战; 而是用攻打战略要地来牵制、分散对方的兵力,寻找其薄弱点予以各个歼灭; 当信陵君不肯分兵援华、郏二地反去袭击秦军粮草重地时,他又立假寨; 并于途中层层设伏,所用兵力也有取胜的绝对把握。 从执行情况看,王龁虽在某些方面与总方针步调不尽一致,但和桓齮都没有贻误战机。 然而,伏击信陵君,信陵君既出现在几个伏击点,却又都不在军中。 渭河口粮寨并没疏于防守,结果还是被人家给烧个精光。 本想以粮寨为诱饵,正所谓偷鸡不着蚀把米! 对方就像真能未卜先知,处处占主动,让蔡泽百思不解。 这并不奇怪,兵法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信陵君与薛琦等在邯郸的十年里,表面上东游西逛,玩玩乐乐,不过问“正事”; 实际上各国决策人及其重要将领的性格、才智、惯用的策略等等,都是他们“闲谈”的内容。 可说是在平日里就已洞悉“天下事”。 一旦交战,又有准确可靠的情报,使他们对敌方几乎了如指掌。 所以临敌时才能俯视全局,得心应手。 就在王龁、桓齮望着一片狼藉的粮寨发愣时,信陵君的统帅部队已开始研究下一阶段的战斗计划。 “燕山之狼夜间在小路上偷袭行人时,常是悄悄接近。 后腿直立,用前爪朝人肩上一搭,似同熟人开玩笑。 行人自然不提防,一回头,狼一口咬断他的咽喉!” 薛琦如战国时许多政治家那样,发表意见前总爱讲个故事以引入正题: “蔡泽就是一只狡诈的燕狼。 他分兵攻击华、郏二地,目的就是逼我们分兵援救。 然后在途中设伏,择其弱而歼之。 但我们不援华、郏而袭渭河口,他又转换战略。 先设虚空诱我入,又派桓齮伏于前,暗调王龁蹑于后。 以便对‘偷袭渭河口粮营的信陵部队’形成双重包围。 郏州那方面,肯定也设了一个陷阱等着我们。 我们即以其人之道治其身: 王龁因邯郸之战对公子耿耿于怀,必欲同公子一决方吐其怨。 但人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下,其势汹汹,却容易失去理智。 我们何不在繁阳关附近也打他一次伏击战? 不过这次需辛苦公子亲自去指挥。” 信陵君一拱手: “大哥客气了,无忌出战怎就是‘辛苦’? 只是郏州那边也很危急,恐怕秦军虚中有实。” 薛琦点点头: “当然,郏州也不容有失,但蒙骜谨慎,并不急于破城,其目的也在诱我驰援。 可令景阳与卫庆去郏州,魏军数量不比楚少。 卫庆识大体,不会与景阳争短长,能融洽相处。 但也只是尽可能只牵制蒙骜以缓郏州之急即可,待解决王龁后再合力围歼他。 这两股兵力败后,我们就握有主动权了。” 王龁在渭河口正为失掉信陵君的去向而焦急,忽又接到信陵君驰援郏州的报告。 按蔡泽的安排,王龁仍应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