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37章 寻求庇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寻求庇护 (第1/2页)

其实魏齐在赵国并没有什么交情深厚的朋友,只与代理相国虞卿有过工作关系上的接触。
  韩比魏还弱,因范雎的原因跟齐的关系也很僵,虞卿仗义,平原君仁厚,不得已而投赵寻求庇护。
  但这是关系到秦、魏的大事,虞卿自己也不便做主,就先去找平原君商量。
  论说平原君素常胆子很小,遇事谨慎。
  这几年总听人们称赞孟尝、信陵如何济困扶危,深受影响;
  也仗着赵国实力大增,想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竟也想当一回“侠义”,慨然应允:
  “魏齐获罪于秦,走投无路而求我,若拒之恐为天下笑!”
  因留府中,待为上宾。
  却不想秦欲向赵挑衅由来已久,“渑池会”后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打着给范雎“报仇”的旗号,理直气壮。
  便向赵王发出了一个措辞强硬的“最后通牒”:
  “敝相范雎曾遭魏齐惨无人道迫害几至于死,天下知者莫不扼腕悲愤,必食其肉而后快。
  因而准备哀兵十万,欲取之于大梁以行天道;
  最近听说他又窜入赵,藏在平原君府。
  寡人与大王是兄弟,不想以兵戎相见,所以请大王斟酌:
  或交出魏齐,或请平原君赴咸阳做出合理解释,否则秦、赵绝交,后果自负!”
  魏齐的行为已引起天下公愤,所以廉颇等都主张把魏齐交出或驱逐出境。
  但是在秦没向赵交涉之前,应该说没问题;
  现在已经收留,应允保护,却又在秦的威胁下被迫交出、甚至驱逐都有损赵的国威。
  让平原君赴秦?
  很难保证不被扣为人质,秦将会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骑虎难下的平原君慷慨陈词:
  “魏齐已处生死关头,我却因为怕受牵连而出卖他,还叫个人吗?
  恐怕从此再没人敢跟我交朋友了!
  我到咸阳去找范雎,哪怕是天大的血海深仇,他也得给我个面子!”
  当时崇尚“侠义”,平原君敢于为别人而深入虎穴的勇敢精神很值得赞扬。
  关键在于你要为什么人去“两肋插刀”。
  魏齐虽处于“窘境”,却是被“复仇天使”所追逐的猎物,不属于“可怜”的弱者。
  所以得不到舆论上的同情。
  平原君的“勇敢”也就被打了折扣。
  事实上,秦王和范雎虽然大张旗鼓地宣扬“报仇”,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且是把他当做推行“远交近攻”政策的工具。
  他们希望魏齐到处乱窜,他逃到邻近国家,就可以诉诸武力进行挑衅、讹诈;
  跑到远方,则可以给收留者一个“面子”,把他当做一个“和平鸽”送出也未尝不可。
  但赵在“攻”的范围内,当然不会给平原君以“面子”,范雎以种种理由避而不见;
  秦王的态度倒不错,但涉及到魏齐则表示:
  范相和他结仇太深,除非范相表态,否则自己不能赦免,以致对不起范相,此事与寡人免谈……
  平原君在咸阳虽然受到优厚的招待,谈判却无任何进展,使他陷于进退维谷的僵局,形同软禁。
  与此同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