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漂泊异乡 (第1/2页)
信陵君与春申君、田横等各国统帅们一一饯别后回到魏军大营。 他把卫庆等将官请到大帐,在告别宴上不禁垂泪道: “无忌窃符夺军犯的是不赦之罪,但虽为救赵,实际上也捍卫了魏国的安全。 今幸而胜秦,可说不负魏国。 诸位回去后请把我的苦衷向大王奏明,得邀天恩,咱们自有再见之日; 若大王不能谅解,无忌便将漂泊终生,永为异乡之鬼了! 来,干此一杯,就此别过!” 说罢,泪下如雨。 回忆同生死、共忧患的这数十个日日夜夜,今天面对,说是“生离”实同“死别”。 众将胸中也阵阵酸痛,唏嘘不已,卫庆见信陵君心情凄悲,哽咽劝道: “公子不必伤心,便一同返回大梁又有何妨? 大王终是兄长,您又身建奇功,他还真能治罪于您? 果不肯赦,我等以身家性命力争!” 信陵君仰天长叹: “逼死西门氏主仆,可知大王对我怨恨之极,已绝手足之情。 无忌为国获罪,虽无愧于天下,却实难入大梁一步。 代马依风,狐死首丘,今后怕要永怀思乡之悲了。 拜托诸君代向家乡父老们致意,别了!” 正是“故国千里,异乡十年”,一声“别了”泪落君前。 信陵君的三千门客全都愿意随公子羁留邯郸,只是芒豹要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故乡。 芒氏兄弟在大会战中立了无数功劳,又有一个为国捐躯,回去定能得到优待,所以信陵君没有阻拦。 卫庆带着魏军和阵亡的灵车凯旋而归,大梁城立刻沸腾起来。 魏国人也久受秦国的欺压,满怀几代人的刻骨深仇; 现在信陵君大败秦王,自家子弟还是抗秦的主力,报仇雪恨出了气,怎能不兴高采烈? 尽管阵亡家属们难免悲切,大多数人却是家家置酒,为庆祝信陵君的胜利而干杯! 但是,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安釐王却耷拉着脸、皱着眉,好像赌钱输光了老本。 辛垣衍何等心机! 马上赶入宫中向安釐王一拱到地: “恭喜大王。” 安釐王的态度很冷淡: “何喜之有?” 辛垣衍微微一笑: “邯郸之战,虽是信陵君披坚执锐赴前敌,但是运筹帷幄,制胜于千里之外者,大王也。 没有大王的英明决断,没有魏国军队的浴血奋战,无忌一匹夫耳,凭他自己能打败五十万秦军? 魏国者,乃大王之魏国,信陵君终是大王的臣下。 他奉的是大王的令,用的是大王的兵,他打了胜仗,自然应该首先归功于大王。 魏军大败强秦,可以使大王的威名远播,天下震服,为什么不是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