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 决战邯郸(四) (第2/2页)
、泣鬼神的邯郸大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 荆轲只数人赴难舍身刺秦王,尚且留下激昂壮烈的千古悲歌; 这几十万人生死相搏的战场,又有谁用将士们的血肉,谱写出更为悲壮的一曲? 战争本身就是人类间互相残杀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这个时代,武器种类繁多,形式复杂,日趋先进,可以把交战双方距离拉大; 仅有少量人直接对峙,参战者甚至可以轻松地一按电钮,就能使千百万人遭受惨重打击而被毁灭; 并且还听不到受害者的惨叫哀号…… 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则是面对面的肉搏。 一刀砍下去,受难者的鲜血往往一直喷溅到胜利者的满脸、全身。 军人的征袍上,除了自己的血,就是敌人的血…… 出击的魏军,仍以朱亥的两万人为第一梯队。 朱亥不是职业军人,从没在以前的战争中露过面; 但从昨天下午那一战中,王龁已知道这个“无名之辈”相当厉害,不得忽视。 为了胜得有把握,他动用了五万兵力由悍将桓齮率领,一字横展全线进击。 两军相交后,又正面迎敌,两翼包抄,把魏军团团围住。 朱亥为了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以免被切割分开各个击破,则把部队改组成“锥阵”。 “锥阵”就是呈前尖后阔的圆锥形: “锥尖”是战斗力最强的精锐,插入敌群,逢者必亡、猛打猛冲、所向披靡; “锥尾”则亦步亦趋、紧紧追随,以保护前锋的后方安全,两部分紧密结合,攻防兼备。 所以,虽然处于敌人的包围中,却是一个啃不动的“铁疙瘩”。 对方不能给它以致命的打击,而它却可以横冲直撞,随时捕捉战机。 大有冲破包围圈到邯郸去与赵军会师之势…… 如果真的任他们会师成功,将打乱秦军的整个战略部署,后果非常严重,王龁自然要尽力堵截。 王龁急忙调来上百辆战车,车后跟着上万名弓箭手。 在战车的掩护下,边射击边前进,对魏军构成严重威胁。 骑兵虽然锐利,但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回旋困难,更冲不破“战车阵”; 而密集的箭雨使人马大量伤亡,“锥尖”很快就会被消灭。 王龁的对策果然能克制住朱亥的“锥阵”。 不料,朱亥一声令下,“锥头”忽然缩回阵内,同时,“锥体”也迅速改变为“圆阵”。 由于圆的表面积最小又没有棱角突出,外用长茅刺击,内以弓箭攒射。 在盾牌的掩护下可以减轻对方弓箭的杀伤力。 这是防御战的最好形式,所以秦军则感到有如“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秦王接到围住魏军的战报心中高兴,严令王龁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全歼被围之敌! 从他参与战争,秦军迄今还没遇到过这么凶猛的对手,信陵君的部队不仅动摇了秦军的威风,也动摇了他的信心: 有这样一支军队挡在面前,还能一统天下吗? 但秦王的雄心壮志又绝不允许忤逆,他要把信陵君的军队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