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259章 又见曙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又见曙光 (第2/2页)

却没有发怒,只叹口气:
  “放开他。
  小伙子,你应该懂得,我的身份使我的生死和赵国的存亡休戚与共、密切相联。
  所以我对赵国安危的关心,跟你们相比,相差何止万千倍?
  你不应该这么问我。”
  李同哼了一声:
  “依我看,您比我们更不关心,谈到尽力,您比我们还要少得多!”
  平原君这回可不高兴了:
  “年轻人,你知道什么?
  为了求援救,我跑南走北,坐不安席;军国大事堆积如山,我日思夜虑,废寝忘食。
  所作所为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非尔等小民所知也。
  你凭什么就敢说我出的力还不如平民百姓?”
  李同仍然坚持:
  “我并非说您没出力,而是说您没有‘尽力’。
  如今邯郸已危在旦夕,满城百姓不分男女老少已是全民皆兵。
  只要能拿得起武器的,都上了战场。
  我哥哥撒骨于长平,我嫂嫂殉难在城上;
  白发苍苍的老爹和只剩一只手臂的我也还轮班值勤,与死神为伍,而您呢?
  府中,不要说主人,连僮仆都仍在安享太平;
  军民普通人都已饥寒交迫,您的家人却还能穿绫罗绸缎、吃细米白面;
  战场上的士兵缺刀戈,少弓箭,许多人是在用木棍、家具同秦军拼命。
  您却还在用钟罄奏音乐,以鼎镬烹香美!
  不能否认,您为国家日夜操劳起的作用比平民百姓大。
  但您不能与军民共甘苦,就不能使全国上下同心同德齐渡难关。
  如果秦军再发动几次强攻,而援军还不能及时到达,邯郸就可能失守。
  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您还保留自己的财产、特权,我说您没有‘尽力’,没道理吗?”
  李同侃侃而谈,尽情倾诉满腹中的怨愤。
  平原君却边听边点头,以至站起身来,拱手致意:
  “赵胜果然见不及此,确实糊涂!
  请您指教,我该怎么做?”
  平原君的谦逊,终于化解了李同的抵触情绪,也变为彬彬有礼,闪到一旁跪下道:
  “您这不是在折杀我这年轻后生吗?
  刚才所说的这些,无非是因所见,述所感,不当之处还得请您恕罪。
  便是有些想法,也不敢称‘教’,仅供您参考。”
  平原君急忙扶起他:
  “坐下说,详细谈。”
  李同站起身,却没坐:
  “正如您所说,您的命运是与国家共存亡:
  赵国破灭,您和家属、财产无一能够保全;
  赵国安存,您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损失也都还能恢复。
  所以在当前的危急时刻,您应该毁家纾难。
  自夫人以下,全部编入军籍,与军民同守城、共生死;
  府中所有财物都拿出来以供军用。
  也许您的所有在这场战争中只是沧海一粟。
  但在最困难的时候,小小的一点儿帮助都能使人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会为您在民众的心中树立起高深的威望;
  毁家纾难,还可以充分显示您抗战到底的精神。
  在艰难中,精神力量往往能发挥超出物质的巨大作用。
  以您的身份地位都不要自己的家了,谁还吝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就能更能鼓舞士气!
  再者,现在邯郸城中的许多官宦富户还都有积蓄,如果也都拿出来,可以缓解目前的物资紧张。
  您带头毁家,谁还能不随从?
  邯郸城中像禽滑继这样的武林高手大有人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我们有了经费,就可以组建一支武功高强的‘敢死队’。
  敌人来攻城,把他们投放到最危急的地方;
  敌人不攻,就派他们出去骚扰破坏,既挫伤秦军的锐气,又能鼓舞我们的士气。
  信陵公子信义昭著,只要我们能坚持度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就一定会等到他的援救!”
  李同一番话,竟使平原君从失望的黑暗中又见到一线曙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