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誓师大会 (第1/2页)
对于信陵君,秦国的将军们同廉颇的看法都差不多: “礼贤下士,广交朋友,慷慨仗义,挥金如土,扶困济危、舍身成仁…… 这些是他的长处; 对一个贵公子来说确是难能可贵,不怪他誉满天下。 当然,他的手下也聚集了不少人才。 所以当年孟尝君就是依靠门客们的帮助,才从咱们眼皮下逃出函谷关,但毕竟只是鸡鸣狗盗之徒! 在暗中偷偷摸摸的耍点儿小聪明还算本领,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对阵,恐怕就得尿裤裆了! 一个从没统帅过兵、作过战的纨绔子弟,就想在这群乌合之众的帮助下; 以十万人马来同我们这些久经战争考验、无坚不摧的五十万铁军对敌,岂不是只逞一时的血气之勇吗? 没有经验的人别说指挥十万人协调作战,就是让这么多人排成方阵齐步走,也很难步伐一致呢。 赵括如何?名将之后,熟读兵书,算是有两下子的,不也葬身在长平? 更何况锦衣玉食中长大的魏无忌?” 但秦王从范雎那里已有所了解。 为青鸾公主招亲而羁留在咸阳时的几次接触,也使他对信陵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将军们的藐视态度会给同信陵君作战时造成不利影响,必须扭转他们的骄狂: “你们都看错了,信陵君不是一般的贵公子。 虽然没任过将帅,但他的文才武略、气质胆识都是出类拔萃的,堪称人中之雄。 连一向傲视男人的青鸾公主都为之折服。 而且他还奉‘侠义’之道,以扶困济危、抑强扶弱为号召,深得人心。 所以许多人都愿为他舍死忘生的效力卖命。 因为魏王不同意援赵,据说他是怀着必死的决心窃符夺军,已经没有退路。 虽非我之敌,但常言说一夫拼命,十人难挡,何况他麾下还有十万之众? 如果我们低估他的能量,势必让我们受到巨大损失,推迟我们灭赵平三晋、一统天下的计划。 所以,同他作战绝不可轻敌,必须战胜他。 再重申一遍: 寡人要让活的信陵君跪在秦国的宫阙下,等待我对他的命运之决定!” 青鸾居然放走信陵君,这对秦王的打击很大。 使他对信陵君产生了一种比仇恨更势不两立的复杂心态。 他训诫诸将要重视信陵君,在内心中却又认为自己比信陵君强大得多; 所以一定能够、也必须战胜对方。 只有让信陵君成为自己手上的一个“玩物”,他的心理才能得到平衡。 实际上,他自己也是“轻视”。 王龁毕竟不是赵括那种只背了几篇兵书,就自以为天下无敌的黄口孺子。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哪怕对手是一只猫,同他相斗时也要当虎来对待。 胡伤在阏与之战中就是因为轻敌而被赵奢打得落花流水。 这次攻打邯郸,初战也是因为对赵军的抵抗能力估计过低而吃了两次亏。 既然连目空四海的大王都如此推崇信陵君,说明由于此人的参于,将会对局势发生重大影响; 自己原本也只是把他当做一般人看,现在可得慎之又慎了! 想到这里,王龁向秦王提了一个建议: “大王,既然魏公子参战会影响咱们的东进计划,咱们何不避免与他对敌?” 秦王摇摇头: “他是来找咱们拼命,你怎么避他?总不能因为他而退兵吧? 寡人只是让你等不可轻敌,并非怕他。” 王龁做了个谢罪的手势: “臣并非说是因惧而避其锋,只是想调整一下作战方案: 前一个阶段咱们是想把邯郸围得筋疲力尽,逼他们投降,以向各国示威。 而现在咱们应该增强攻城力度。 邯郸被围攻将近一年,臣估计他们的人力伤亡十之七、八,物资储备也消耗殆尽; 在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已经没有较大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