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224章 又陷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又陷危机 (第1/2页)

不料,突然发生上党事件,秦赵成为交战国,人质当然不能轻易放回。
  范雎劝秦王不必急于要回子楚,以免引起赵国对子楚的重视。
  于是子楚归国之日无期延长,这回他可真得愁眉苦脸了。
  随后就是长平大屠杀。
  赵王震怒之下,要把子楚一刀刀碎割了以出气报仇,幸亏被平原君拦住:
  “终是秦王之孙,留下他还可以做为同秦谈判的条件。”
  命是保住了,但公孙乾却接到通知:
  严格看管人质,不许他再自由活动!
  形势更加严峻后,吕不韦把父亲和重要财物送回老家,他自己却必须留下,否则前功尽弃。
  因此,秦军包围邯郸后,他仍在城中。
  他当然非常希望赵能投降,起码也得秦赵“讲和”。
  凭着灵敏的嗅觉,他看出郭开是自己需要的人物,很快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给以经济支持。
  “投降派”有了钱,如鱼得水,四处游说他们的观点主张,在邯郸城中形成一股不大不小的逆流。
  郭开此时已被削职为民,身无一技之长,又没多少财产,只得通过痛哭流涕地苦苦哀求。
  总算又能进平原府混碗饭吃,但已失去在平原君面前发表意见的资格;
  东方虎等人虽还是高等门客,可也进入不到决策层,只得窥伺时机,向平原君施加影响。
  与楚国定盟后,又逢击溃王稽、打败王龁两次胜利。
  可说是喜上加喜,以至使平原君从朦胧中看到一线光明。
  感到赵国虽受重创,却还没到弱不禁风的程度。
  兔子急了都咬人,何况赵是一只受了伤的虎?
  魏、楚的支援已成定局,齐燕韩加盟后,“合纵”之势又成,还怕秦国什么?
  赵振臂一呼,五国响应。
  只要再把秦逼回函谷关,用不了几年,赵就又可恢复元气,成为六国抗秦的领导。
  可惜,壮志刚萌,秦王就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来势凶猛,使赵再次陷入困境。
  而各路援军任你望穿秋水,却是踪影不见。
  派人出去打探才知道:
  晋鄙率十万魏军走到荡阴就生病休养;春申君的二十万也走得比蜗牛还慢;
  齐、燕都是走到半路又缩了回去;
  韩根本就没出兵。
  秦王的一句威胁,就能起这么大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形势,虞卿、廉颇等抗战派虽然还是咬着牙坚持打下去。
  却也不得不承认,得不到外援,坚持不了多久。
  怎么办?
  平原君又吃不下、睡不着了,眉头皱成个大疙瘩。
  整夜地在屋中来回踱步转圈,情况明摆着,跟谁商量?
  在平原君态度乐观很有信心时,当然不能提投降的建议;
  而现在的烦燥不安,则意味着他对抗战开始失掉信心,劝他低头,此其时也!
  但郭开还不敢直接进言,便每天出去转一圈儿。
  回来必是唉声叹气地俯在别人的耳边,低声撒布让人感到悲观失望的消息。
  这些消息真假参半,平原君不爱听,却又想听,终于忍不住了,把郭开叫过来仔细打听。
  装模做样也是郭开的看家本领之一,只见他满脸愁容,都快哭了:
  “听说秦军把城外附近村庄都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