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69章 韩宫之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韩宫之乱 (第1/2页)

秦王最先接到的是公主府中密探的报告。
  他们以文人、武士的身份奉命派来陪信陵君吃饭、聊天,但信陵君却没那么多闲心“陪”他们。
  而且公主还常常招信陵君兄弟入内宅小酌,他们没资格参加,所以不能天天见到信陵君。
  好在他们的任务只是监视信陵君是否离开公主府,对信陵君在府内的活动并不理睬。
  青鸾公主出游,信陵君弟兄既没跟随,也不再见出来与大家进餐。
  东问西嗅毫无踪影,引起他们的怀疑,立即上报。
  但公主不在家,秦王也不便派人入府搜查,仍令密探们加强监视,暗中寻找,遇有情况随时报告。
  正在秦王疑惑不定时,又接到武关急报,这才知道青鸾私放信陵君后自杀。
  秦王不禁勃然大怒,急忙下令沿途拦截,并派蒙骜率五千铁骑追击。
  可惜无论拦截还是追击的军马都铩羽而归。
  秦王气得直咬牙:
  “无忌小儿,寡人必有以报之!”
  固与范雎商量伐魏,范雎却摇头:
  “是咱们的公主把人家放走的,咱们再去问罪,岂不惹人耻笑?”
  秦王点点头又咬牙:
  “只是这口气出不了,憋坏寡人了!青鸾这妮子为什么这样干?”
  范雎不想解开这个谜,忙用话岔开:
  “大王且息怒,给您消气的机会来了!”
  韩国最弱,外强环伺,国君们却不发奋图强,反而内争不断。
  太子韩婴在秦为人质时受到优待,所以就成了“亲秦派”。
  虽然不久前秦军还攻武遂,伐欀城,但韩婴归国仍然极力主张服从秦王出兵助秦攻楚。
  居然以强弓硬弩伤楚国大将唐昧,楚军受挫不敢再战,退保郢城。
  秦将白起率领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在楚国转战三年,连下七十余城;
  拔楚都郢城破夷陵,连楚王历代的祖坟都付之一炬。
  做为奖赏,秦把武遂归还韩国。
  但楚王恨韩为虎作伥,惹不起秦军就向韩报复。
  韩襄王只得让太子婴向楚军肉袒陪罪,并将公子虮虱质于楚。
  太子婴不经折腾,连惊带吓,竟然一病不起。
  于是老三公子咎跟老二公子虮虱又为当太子明争暗斗,虮虱在楚,便求楚帮忙。
  楚发兵围住公子咎驻防的雍城,公子咎吓坏了,在苏秦之弟苏代的指点下,以重赂向各国求救。
  范雎指着求救信嘿嘿直笑:
  “这是咱们控制韩国,再攫赵魏的大好机会。”
  秦王看完信问:
  “你说咱们帮助韩咎?”
  范雎摇头:
  “这小子滑得很,脚踏八只船。
  先之谢已超过韩的负担能力,帮了他的忙也未必能兑现承诺,反会引起各国为争利而混战。
  咱们虽然不怕各国,但为获得报酬付出的太多不合算。”
  “那就去援虮虱?”
  “那小子更是个不成材的东西,而且楚国还要吃醋,没必要趟他们的混水。”
  “依丞相之见呢?”
  “暂且坐山观虎斗,等到有利时机再插手。”
  范雎的鬼点子总能对秦王的心思,所以尽管这些计谋有时变馊,秦王也还是重用他。
  果然,为重赂所诱,齐赵魏都出兵支援韩咎。
  连燕都千里迢迢派出一支部队南下,秦则只给楚王送去一封信。
  面对五国压力,楚王气馁了,只得收兵。
  韩咎却宣告自己目前只是一公子,还没条件答谢,于是大家又一齐向韩王施压迫使他立韩咎为太子。
  大势已去,楚王对虮虱的态度也变得冰凉。
  虮虱知道弟弟心毒手辣,自己回去绝对没好,留在楚国也是活受罪,进退无路,哭哭啼啼寻了短见……
  说来也巧,韩王也突染重病一命归西。
  韩咎春风得意,顺顺利利登上王位。
  不料他“登基”的第二天,各国贺喜的使臣就来讨债。
  每张“欠条”都足以让他卖掉整个韩国,净身出户去入丐帮,这个王“还怎么当?”
  韩咎急了,忙又因大价钱请苏代来想对策。
  这种败家子本已无药可救。
  但苏二先生有如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