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意事 第85节 (第2/2页)
讲史学棋。 母亲说,他为此哭闹控诉过几回,但眼见着不奏效,后面也就不闹了,而是想着法子偷奸耍滑。 今日不慎打翻火烛将书点着,明日佯装腹痛无法练武—— 待再大些,到七八岁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定下心来。 因为那时他已经明白,自己同别人不一样,身为定南王府的世孙,他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理应也要承担别人所不曾承担的。 许明意大致能想象得到他幼年是如何过来的,此时不禁在心中感慨道——怪只怪她家祖父待她太过纵容。 但这般纵容的情况下,她还能长成这般模样,也是十分难得了。 想来这就是天性资质颇好的体现吧? 许明意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再看向吴恙,开口道:“吴公子,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问——” 吴恙动了动眉心。 为何特意强调是最后一个? 难道许姑娘觉得他是个耐心极差的人? 少年在内心反思了片刻,得出了一个答案来——他历来对自认无用的话题,确实惜字如金。 “左右还需在此等清阳观的消息,许姑娘想问什么,只管问就是了。” 第111章 借力 许明意问道:“这位尚书大人纪修,同京衙府尹纪栋纪大人可是出自一族?”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奇怪,但她确实十分好奇。 纪修,纪栋,怎么听怎么像是一家人。 吴恙听得一怔。 “我倒不曾听说过此事——” 说着,看向守在一旁的伙计。 从未见过自家公子话这般多的伙计清清嗓子,笑着开口道:“这两位纪大人往上数五代之内并无亲缘关系,祖籍也不同。” 许明意点了点头。 她也就是出于好奇随口一问。 对京中叫得上名字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信手拈来的伙计又笑着补了一句:“京衙府尹纪大人出身寒门,在这京中最硬的一条关系人脉,便是同令尊当年的同窗之谊了。” 吴恙多看了他一眼。 回答问题就老老实实回答问题,另外又说一通这样多余的话,是为了显得自己足够风趣吗? 少年刚在心底嘀咕了一句,就听得面前的女孩子轻笑了一声。 吴恙看着她沉默着。 许姑娘这么捧场吗?他可没觉得哪里好笑。 “这样我便放心了。” 许明意微微松口气道:“纪大人与我父亲向来交好,倘若他真与纪尚书同出一族,我倒有些不好意思让纪尚书做这替罪羊了。” 倒也不是碍于情面的问题,她是个比较实际的人,只是怕夏家动不了纪修,到时会迁怒连累纪大人而已。 既然二人并无关系,那她便能心安理得地实施计划了。 吴恙“嗯”了一声,道:“此事交由我来做便是,此类之事,我手下的那些人更为擅长些,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让夏家起疑。” 许明意思索片刻,点了头。 “那便劳烦吴公子了。” 见她未像以往那般推辞,吴恙莫名觉得心情颇好。 “举手之劳罢了。” 许明意却不认为这只是举手之劳。 道谢的话总不好一遍又一遍地说,但吴恙帮过她的,她都会记着。 这时,一名黑衣男子上了二楼。 “公子,许姑娘,清阳观那边有消息传回了。” 小七走近了行礼。 吴恙的好心情当即淡了一半。 清阳观那边不是小五在盯着吗,既然已经有了消息,为何不亲自回来送信? 事事都要使小七来回跑腿,说得过去吗? 为了公平起见,吴恙决定找个机会教一教小五做人做事的规矩。 但眼下还是正事要紧。 “吕氏去道观所为何事?” 小七立即将小五所述说了出来。 只是在谈及那邪术的具体用途时,犹豫地看了一眼许明意。 这其中所涉太过惊骇,他怕吓到许姑娘。 瞬间看懂了下属心思的吴恙皱了皱眉。 虽说体谅姑娘家本没有错,但做暗卫的人什么时候也需要如此体贴了? “无妨,只管说吧。”许明意道。 她并不怕这些邪门的东西。 毕竟若真论起邪门来,放眼大庆的人和事,怕是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她的。 小七这才往下讲道:“那厌胜之术是拿来压制死者的,据说可令死去之人的魂魄被锁于那浸了死者心口血的木偶之内,不得投胎转世。”